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材首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然后讲圆的画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通过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圆,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
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
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
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点评: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举实例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意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2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初步认识过程,但都是直观的表象的认识。
3、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用圆规画标准的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知识目标);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圆的特征(能力目标);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具体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创造性的以不同方法画圆。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主动尝试,自主探索,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着实实在在的孩子,我的设计本着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会马上出示多媒体课件,在渐进的音乐声中,米老鼠和唐老鸭分别推着小车过来了,唐老鸭的车起路来上下颠簸的厉害,而且走的慢,米老鼠的车却很平稳且比较快;“为什么米老鼠的车走起来又快又稳?”我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否跟米老鼠的车轮有关系呢?认真学完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了!”同时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第二组就是刚认识的圆,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 ……此处隐藏7010个字……半径。
思考题:出示一个圆,你能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吗,不过老师把这个圆的圆心弄丢了,试试看。
生1:通过折叠的方法。
生2:找出圆中最长的线段。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6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和大家分享,大家一起看电子白板,观察一下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二两幅图是围观人群,他们站立的形状大体都是圆;,第三、四两幅图是鸟巢和北京国家剧院,第五张是圆的下水道盖和井盖其设计也都是圆形)
那么人群为什么站成圆形,国家剧院和鸟巢设计成圆形的呢?下水道盖和井盖为什么也设计成圆形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圆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初步感知圆:利用手中的易拉罐,小药瓶等物品画一个圆,体会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有什么不同?
(因为它不是线段围成的,而是由曲线围成的,所以它不是直线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课本56---57页内容,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圆心?半径和直径?在你的圆形纸片上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4、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它们的关系?
5、怎样用圆规画圆?
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
1、圆心
把手中圆形纸片进行对折,打开,用铅笔把折痕画下来,再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对折多次,观察一下,用笔画出的折痕有什么特点?
(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根据半径的概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经过测量发现所有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3、直径
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点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我发现每条折痕都经过圆的圆心。)
(我发现每条折痕的两个端点都在圆上。)
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根据直径的概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要想画出所有的直径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无数条直径。)
(通过测量,我发现我所测量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并且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小组讨论一下。
(经过讨论我们组发现: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我们组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
(我们组认为如果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d=2r,r= d)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用
d关系式可表示为:d=2r,r= 2
5、圆的画法
圆的特征咱们已学了很多,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工具画出圆吗?
(能,我认为可以用圆规来画。)
那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步骤画出以任意半径的一个圆,并且用字母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同学们认为在画圆时用注意些什么
(我认为在用圆规画圆时,圆规的两脚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很好,那同学们在同组之间比较一下画出的圆,看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每个人所画的圆都不一样。)
想一下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
(我认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小结: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新的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同学们都很聪明,那现在咱们就一起来做一做题目,看看你学会了没有。课件出示练习题目。
1、填空
(1)今天我学习了圆的知识。我知道用o表示(),用r表示(),用d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
(2)我还学会了画圆。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针尖一脚固定的一点是()。
2、判断题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2)圆的直径都相等。()
(3)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对口令
d=6、4cmr=()cmr=1、25cm d=()cmr=1、9cm d=()cm
4、思考题:
(1)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哪里?
(2)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5、解决问题
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吗?
(1)人们在围观时,为什么会自然地围成圆形呢?
(2)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相信每个人的收获都很大,谁来说一下自己的收获?
我会判断直径和半径了。
我能画出非常标准的圆了。
我知道了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
文档为doc格式